
5月11日上午, 以“中国非洲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亚非学会学术研讨会在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举办。来自国内各非洲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对非洲外交一线的领导、相关国内重要刊物和出版社的编审、中非商界代表等汇聚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回顾、总结与展望70年来中国的非洲研究工作,进一步密切国内非洲研究学术交流,并为推动中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校党委书记黄云清,中国亚非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张宏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党委书记郭红,中国非洲史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李安山教授先后致辞。研讨会开幕式由副校长刘建平主持。
黄云清认为,在中非合作深入发展背景下,研讨会的召开具有重要意义。非洲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方向和落脚点,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标杆示范意义,加强对非研究工作,推动中非双方在国家发展和社会治理经验方面交流互鉴,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题中之义。本次研讨会必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国非洲研究工作,助力新时代中非合作不断深入发展。
张宏明认为,中非建交史已走过了70年,有必要将过去70年的成就和问题厘清。过去的70年,中非研究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科发展不平衡,研究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中非研究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无法满足目前中非双边发展的需求。张宏明希望与会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进一步将非洲研究工作做得更扎实、发展更深入,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郭红说,非洲在我国外交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中非研究对中非深入合作、世界和平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非关系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我们对中非关系研究的角度和深度,也需要相应提升到更高的高度,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李安山表示,本次研讨会是70年来来中非交流成果的一个展示,也是中非研究新征程的开始。湘潭大学作为中国非洲研究领域的重要一员,为中国的非洲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第一届中国非洲研究会、2009年非洲法律与社会发展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都在湘潭大学举办。

研讨会上,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艾平,原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中国亚非学会原会长刘贵今,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心球先后作主题报告。中国亚非学会顾问、中国原驻厄立特里亚、卢旺达大使舒展主持主题报告会。
艾平作了《非洲研究中的四大问题》的报告。艾平认为,交流平台、人才基地、人才培养与对外传播方法,是当前非洲研究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国对非援助中存在的四个基本问题。期待领域内的同行一道,根据国家外交战略部署、非洲人民的需求、不同时期非洲研究的任务,解决好以上四个问题。
刘贵今作了《浅谈中国的非洲研究及智库如何为中非关系发展建言》的报告。他认为,非洲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要产生更好的效果,要有团队、机构、平台,大力投入发展相关学术研究,加强领域内学术交流合作,集合力量把研究成果做丰富,为中非合作提供智力支撑。要与政府机构开展紧密合作,理顺非洲研究的体制机制,为积极献言献策畅通渠道。
“今后50年,看好非洲!”李心球在所作的《中非经贸合作与中非经贸博览会》的报告中指出,非洲矿产、石油等资源丰富,土地极其肥沃,有人口红利,且非洲国家发展愿望普遍强烈,中非双方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开展中非经贸合作,举办博览会,是推动国内相关地区开放发展的最好机会。
主题报告会后,与会代表分别就“中国非洲研究宏观回顾与展望”“中国非洲政治、国际关系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非洲安全、区域治理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非洲经贸、产能合作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非洲法律、历史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5个专题,开展了分会场讨论。会上,大家讨论深入而热烈,就凝聚非洲研究的共识,拓展非洲研究的新命题和新路径发表真知灼见。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亚非学会主办,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承办。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一直是国内非洲研究的重镇,1978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非洲问题研究机构“湘潭大学非洲问题研究室”,1998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非洲法律研究机构“湘潭大学非洲法研究所”,2005年整合全校研究非洲的力量组建了“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并创办了国内第一家专门的非洲法律研究刊物《非洲法评论》。目前该中心是我国高校唯一专门研究非洲法的学术机构,也是全国研究时间最长、研究人员最集中、研究成果最多的非洲法研究机构,在全国学界有重要的地位,在非洲法学界也有较大影响。( 王成奇、刘功奇、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