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知识产权学院2017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专题报道】

2017年7月16日上午9点,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知识产权学院2017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学院东附一楼学术报告厅迎来学术活动的压轴大戏,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陈乃新教授为全体营员作了题为“共享发展视角下的中国经济法”的学术讲座,我院邹琳副教授主持,肖峰老师出席。
陈乃新教授首先通过理清“经济关系”的不同类型,阐释了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并举例说明了支撑现代社会的制度体系中,民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在调整对象方面的局限性。陈教授认为国家干预经济关系时,以财产为客体的经济关系属于民商法调整范畴,私人权利保护已具备法律依据,属于存量利益的保护。但是,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对动态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增量利益,传统公私法无法加以调控,这是经济法发挥作用的场域,陈教授认为经济法应当定义为“调整以劳动力为客体的经济关系的部门法”。接着,陈教授以“经济法调整劳动力关系才能对经济发展真正起保障作用”为中心展开讲解,提出经济法是调整劳动力关系、确立与保护劳动力权、规范经济发展行为、处理经济发展权益纠纷的制度体系,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唯有通过劳资、官民合作方可实现,经济法最终是要保障发展的公平性。他认为,经济法通过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劳动力权益,以此逐步推动共同富裕,方可最大限度地调动最多数人的最大积极性,最持久地聚集起最强大的正能量,实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想,只有当人民富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得到保障,经济法的制度价值才能得以展示。最后,陈教授论述了制定《经济法典》的必要性,表达了其对经济法研究的期待,展望了中国未来经济法治的前景。通过陈教授的讲解,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经济法的制度本质、作用,以及独立为一个部门法的必要性。
讲座结束后,现场同学踊跃提问,陈乃新教授细致地回答了营员们的问题。陈教授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经验、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无比热情,感染并激发了在座学子探索法学之海的热情。讲座结束后,邹琳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陈教授的讲座让全体营员树立了要学好法学,不仅是学好某个部门法,还要博览群书,这样的学术风骨将成为全体营员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