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2月26日下午,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举行了2016年度非洲法学科建设与发展总结大会。湘潭大学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成员、《非洲法评论》编委会成员和非洲法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20余人参加了此次总结大会。湘潭大学副校长廖永安教授、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党委黄德华书记、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副院长吴勇教授亲临到会指导工作,体现了学校、学院对非洲法专业特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会议由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伯军副教授主持,他从近三年来中心在非洲法特色学科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非洲法特色学科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非洲法特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路等三个大的方面,详细总结了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非洲法特色学科建设与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一方面,李伯军副主任指出了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非洲法学科建设与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从2015年《非洲法评论》的创刊,到《湘潭大学非洲法研究文库》等一系列学术成果的陆续出版,从非洲法教师、博士队伍的扩大,到国内知名非洲学者的来访与交流,从我院举办有关非洲法专题的小型学术研讨会到远赴非洲参加有关非洲法问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所有这些都是我中心非洲法研究全面发展与深化的体现。另一方面,他也特别强调了我中心在非洲法研究方面仍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诸如研究团队人员的不足、职责分工不够明确、有关非洲法的基础研究积累不够以及研究主题不够集中和深入等,而外部兄弟院校非洲法研究的迅速崛起,与我中心的发展形成相互竞争之势。据此,他为我中心非洲法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具体建议和发展思路:第一,明确非洲法学科在院、校的定位,发挥非洲法特色学科优势;第二,积极申报平台,努力将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提升为省级研究基地;第三,重视中心研究队伍的梯队建设,重新整合我中心非洲法研究人员、发挥青年人的积极优势;第四,突出科研成果,利用课题、论文、译著和专著等形式,在学界持续发声,同时,做好《非洲法评论》和《湘潭大学非洲法研究文库》建设;第五,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非洲法方向的硕、博士生培养力度,着力指导学生将学位论文打造成非洲法研究的精品;第六,加强对外宣传,及时更新我中心非洲法研究信息,注重网站建设和媒体推广。
随后,一直以来对我中心予以大力支持的校领导和院领导相继发言。首先,廖永安副校长对我中心非洲法研究的未来发展做出整体布局,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第一,提升研究平台,需要以学术成果为依托,希望在实践中抓住机遇,不断推出优秀论文与专著;第二,完善梯队建设,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吸纳优秀的非洲法研究专门人才;第三,加强出版物建设,紧抓《非洲法评论》和《湘潭大学非洲法研究文库》的编辑工作,整合所有文库资源,突出专题研究和国别研究,聚焦重要法典的翻译工作,联系非洲和北京的中心成员,实现校内外师生的通力合作;第四,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综合平台,开展跨院校协同合作,发挥我中心在东部非洲和南部非洲的学术资源优势,对准国家需求,在中非经贸、劳工、环境等法律问题上反哺社会;第五,推广非洲法研究,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发现非洲立法体系与执法效果的巨大反差,从中汲取教训。同时,把握国家顶层设计,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将中国政治、法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模式传入非洲。
最后,6165cc金沙总站检测中心吴勇副院长、非洲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黄星永副主任、曹艳芝教授、刘军平副教授、邹琳副教授、黄世昌副教授、李锦博士、连光阳博士、张小虎博士等与会人员先后发言,针对非洲法资料编录工作、非洲法与国家战略的对接、非洲法学生培养与奖励机制、交叉学科视野下的非洲法研究、非洲法与体育法的结合,以及《非洲法评论》的组稿工作等具体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文\张小虎)